 
中国玉雕大师瞿利军作品 南红玛瑙“清风竹影香插”
人类对香的喜好,可算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香,能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还能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堪称妙用无穷。
	 清中期 白玉宝鸭衔莲香插
 清中期 白玉宝鸭衔莲香插
香插作为熏燃线香的工具,因此也五花八门应运而生。各种材质的,各种造型的,其中不乏文雅、有趣、古意的,虽是当代工艺品,也大可玩。现如今的香插,比之从前,更显精巧,大小不过一握,大多可随身携带,且兼具赏玩与实用两种价值。
	 
 
清料胎画珐琅,玛瑙香插
玉雕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在中国古代玉被当作美好品物的标志和君子风范的象征,香与玉雕的结合就产生了诸如玉雕香插、香炉等雅玩之物。香与玉的交融,正是视觉与嗅觉的最美的遇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香文化中的玉雕之美吧!
玉雕香插
	 清 玉雕象形香插
 清 玉雕象形香插
香插玉质,“太平有象”为主题,象长鼻回卷,前腿伏于身下抱瓶于身内,象瓶相连,造型巧妙,若细观,可见象身皆有精巧:五官两耳,褶皱栩栩如生,象前腿跪地,后臀上翘,身姿灵动顽皮;整器造型古朴小巧,为案上清供,甚是可人。“太平有象”即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之意。因“瓶”与“平”同音,故常表现为一象驮宝瓶,这一题材反映了人们对于太平景象的美好期许。
	 清 玉小香插
 清 玉小香插
	 清 和田玉香插、香炉
清 和田玉香插、香炉
	 清代 白玉雕花卉纹双耳香插
 清代 白玉雕花卉纹双耳香插
	 寿山芙蓉石雕鱼乐图香插
 寿山芙蓉石雕鱼乐图香插
	 南红玛瑙一鸣惊人香插
 南红玛瑙一鸣惊人香插
香插造型别致,底部远观如光洁卵石亦如精巧叶片,上栖鸣蝉,满溢自然生趣。整件作品精巧玲珑,玛瑙清透柔和的色彩让香插更显秀雅。
	 寿山巧色芙蓉石雕安居乐业香插
 寿山巧色芙蓉石雕安居乐业香插
充分利用了寿山石的巧色和质感,红色巧琢成两只鹌鹑的头部,寓意鸿运当头。两只鹌鹑神态亲昵,极富动感灵性,相亲相爱代表了和睦的家庭。置于案头不失为一件寿山石小精品。
	 樊军民 碧玉暗香香插
樊军民 碧玉暗香香插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采用碧玉雕琢的香插上,疏影斜枝的梅花风姿摇曳,似有暗香迎面而来……作品整体线条流畅而富有张力,意境优美、韵味十足。
	 中国玉雕大师瞿利军作品  和田玉籽料荷塘清趣香插
中国玉雕大师瞿利军作品  和田玉籽料荷塘清趣香插
	 殷建国 爱莲 碧玉香插
 殷建国 爱莲 碧玉香插
	 
 
	 刘洋玉雕工作室 荷瓣香插
 刘洋玉雕工作室 荷瓣香插
	 刘洋玉雕工作室 香插
刘洋玉雕工作室 香插
色白细腻,温润而泽,内蕴温婉,均匀雅致,尽显玉雕之美与焚香之韵。
	 瞿利军 喜见香云 白玉香插
 瞿利军 喜见香云 白玉香插
	 瞿利军 桃花倚香 白玉香插
 瞿利军 桃花倚香 白玉香插
	 碧玉香插-荷塘蛙趣
 碧玉香插-荷塘蛙趣
	 柴艺扬 悟道 玛瑙香插
 柴艺扬 悟道 玛瑙香插
人于天地自然的造物中,总是谦卑而渺小,也只有认知到自己的卑渺,才能在天地间的一剎那,体会到物我两忘的高境。皓月当空,云气缭绕,高士澄心观道,用心灵之眼睛来看空间万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静照忘求,道法自然。
	 黄罕勇 平安如意 白玉香插
 黄罕勇 平安如意 白玉香插
玉质细腻,花瓣上留有些许黄皮,别具风味。此件香插以莲花为形,花瓣片片饱满绽放,莲心中取七孔,边缘以莲子环绕。底座正反两面各琢有平安和如意四字,为焚香祈福时更添一份安逸祥和。
	 刘海 白玉年年有福香插
刘海 白玉年年有福香插
作品造型极为纤巧,状如一片花瓣,加上玉料素净、细腻的质地,整体给人秀雅、高洁之感,作者妙用减法,留大面积光素面,只在尾部雕有微小的纹饰。如此处理,让作品如洗净铅华的佳人,更显高雅。
	 刘海 白玉兽面条型香插
刘海 白玉兽面条型香插
香插造型颀长秀雅,极富文人雅气。作者留大面积光素面,既完美展现出玉料细腻的质地,也营造出一分简约的现代美感。香插头尾装饰有古雅纹饰,平面化的兽面纹饰庄重典雅,尾部的立体纹饰纤巧秀气,二者形成鲜明对照,让人印象深刻。
	 钱子良 和田玉花形香插
 钱子良 和田玉花形香插
作品设计巧妙,器形规整,造型小巧可爱,简洁明了,和田玉玉质温润,给人舒适的感觉。作品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适合把玩,器壁薄而透,体现雕刻功力。
	 王金高 梅花三弄香插
 王金高 梅花三弄香插
利用白玉,糖玉,黄玉雕琢梅花香插三件,梅花不畏严寒,迎风斗雪,代表了一种高尚的情操,放在书房中可以陶冶性情。
	 王金高 和田玉顶呱呱香插
 王金高 和田玉顶呱呱香插
作者别具创意的雕刻了一只青蛙趴在一叶扁舟上,青蛙的嘴上有一个小孔,作插香之用,设计之巧妙,让人叹为观止。
	 张焕庆 墨碧雕荷叶形香插
 张焕庆 墨碧雕荷叶形香插
	 谭飞 南红玛瑙蛙趣香插
 谭飞 南红玛瑙蛙趣香插
作者将冰红分明的玛瑙,俏色运用,雕琢青蛙动感逼真,趴于莲瓣之上。莲蓬上打有小孔,作香插之用,配上四片莲瓣置于其旁,奢华而不奢侈,是一件集小巧、创意、情趣的香道精品。
	 程磊 和田玉青花籽料墨梅香插
 程磊 和田玉青花籽料墨梅香插
“疏影横斜水浅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与香道的结合,无疑是符合文人雅士气韵的。这件香插则是以梅花为题材,壹截梅干苍劲曲虬,梅枝转折现金石气质,骨力刚劲,落刀果敢,随方就圆,将梅枝老干苍劲盘曲的风范展示无疑。点点梅花或含苞,或怒放,有的圆实丰盈,有的单薄透亮,且花瓣重迭富有层次,在疏影横斜中,似乎可以感受到暗香浮动的意蕴,融入到素朴精巧的香插小品之上。
	 残荷 香插
残荷 香插
蜡质金黄,创意极好,保留原石皮巧雕,古意十足,可玩飞瀑流影的塔香,也可插线香。
	 杨光 碧玉白玉香火连连三多香插
杨光 碧玉白玉香火连连三多香插
这件作品分为两个部分,白玉香盖与碧玉香炉。做工极为严谨、简约,造型十分古朴、规整。炉口与炉腹的弧面娴雅流畅,与器形线条的结合十分完美。玉质极为细腻,油性亦足。值得一提的是,白玉雕制的香盖合于炉口之上可用作香薰炉,安于底座凹洼处又可当作香插,真是构思巧妙,别具匠心。
	 杨光 碧玉、青玉福禄香插
 杨光 碧玉、青玉福禄香插
对碟为碧玉材质,青翠欲滴。玉的厚重感与薄胎工艺的空灵飘逸,使得作品既有器皿的风范又不失轻盈之感。加上葫芦香插配件,一物多用,实用赏玩俱佳。
	 杨光 青玉过桥香插
 杨光 青玉过桥香插
此香插体型矮宽,放置时,三足鼎立,四平八稳。从香插的形制和线条的弧度,可以看出作者杰出的造型能力和精湛的雕刻工艺。
	 杨光 和田青玉籽料香插
杨光 和田青玉籽料香插
君子如玉,玉以为炉,心因香而净,香因心而生。此香插为炉形,简洁大方,器身光素无饰,器型秀美间现飘逸,温婉中透空灵,气韵动人。
	 杨光 碧玉香插
 杨光 碧玉香插
玉质细腻,通体翠绿没有任何杂质,题材取自于古代油灯造型,造型颇为可爱憨厚,圆润小巧手感极佳,可用、可玩、可赏,是作者对把玩小器皿的追求。
	 高毅进 惜荷于心 白玉香插
 高毅进 惜荷于心 白玉香插
	 林诗栋 玛瑙香插
 林诗栋 玛瑙香插
	 许延平 南红摆件
 许延平 南红摆件
	 许延平 南红摆件
 许延平 南红摆件
	 
  南红玛瑙 香插禅道
南红玛瑙 香插禅道
南红玛瑙作为上天赐予我们的一份最为美艳的礼物,有着久远的历史,但其作为玉雕原料,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则是新近的事情。近年,南红雕件及饰品迅速被藏家和玉雕爱好者接受和喜爱,这在收藏界非常罕见。当然,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南红是一种符合时代审美的玉石原料。以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现在则是“名花倾国两相欢”。
	 顾铭 碧玉卷舒开合香插
 顾铭 碧玉卷舒开合香插
	 柴艺扬 莫桑比克玛瑙心禅香插
 柴艺扬 莫桑比克玛瑙心禅香插
	 魏兴斌 玛瑙香插摆件
 魏兴斌 玛瑙香插摆件
	 阿拉善玉—达摩香插
 阿拉善玉—达摩香插
	 墨玉子料—荷花香插
 墨玉子料—荷花香插
	 碧玉—文玩香插
 碧玉—文玩香插
	 (翠青)白玉—琼枝玉叶香插
 (翠青)白玉—琼枝玉叶香插
	 和田玉方形香插
 和田玉方形香插
香炉
	 杨光 碧玉三足兽面香薰耳香薰
杨光 碧玉三足兽面香薰耳香薰
香薰由碧玉雕就,玉质温润,颜色翠绿娇嫩。仿古青铜器形制,造型古朴雅致。圆口鼓腹,底承圆形足。棱线突出,气质沉稳,尊贵典雅。
	 碧玉香炉
碧玉香炉
	这件碧玉香炉口沿稍厚,微微外撇,器壁厚薄均匀,底部平整,整体器形古朴秀美,典雅大气。玉质油润细腻,圆润的曲线、简洁的设计体现出作者精湛的工艺。  清18世纪 青白玉兽面纹出戟朝冠耳炉
 清18世纪 青白玉兽面纹出戟朝冠耳炉
此香炉玉质洁白,温润细腻,宝光蕴泽。分为炉、盖两部分。炉盖以回纹、勾云纹、圆圈纹雕饰兽面纹,盖顶圆形环钮,上饰九朵莲瓣,盖面起三系,此种装饰甚是少见。双肩朝冠耳,方阔挺秀。炉身及盖面对应出戟六道,其间阴刻回纹锦地,浅浮雕兽面纹一周,清宫中玉雕仿古器的变形兽面纹各不相同,极尽夸张与想象。足墙饰蕉叶纹一周,大圈足。此件玉香炉整体造型优美,构思巧妙,雕琢精细,纹饰繁而不乱,玉质光润洁白,既有上古之样,又具时代之风,乃是乾隆时期所宣导的仿古风之代表作。
	 清 掐丝珐琅香盘香插与白玉小香炉
 清 掐丝珐琅香盘香插与白玉小香炉
	 清 和田碧玉龙纹双兽耳三足炉
清 和田碧玉龙纹双兽耳三足炉
玉质碧绿,器为圆鼎,折沿方唇束颈,扁圆腹,双兽耳,底设三柱兽吞足。腹部回纹錦地上压浮雕螭龙纹。刻线流转自如,雕琢精细生动,纹饰古朴华丽,层次分明,龙纹形象对称规整而现庄重肃穆之感,形式勾勒辗转变化,圆折兼施,厚重中蕴含神秘凝炼之气、华贵秀美之貌。
	 郑立波 黄翡香薰
 郑立波 黄翡香薰
相比起其他的玉雕作品而言,器皿件极为讲究造型的完美,对玉料的形状、玉质的细腻、颜色均一的要求都极为苛刻,这对专门从事器皿雕件的玉雕师来说,也意味着对自身的工艺手法、理念构思的要求也要极高。
	 夏长馨 东方巨龙花薰
夏长馨 东方巨龙花薰
	 夏长馨 白玉四季花薰
 夏长馨 白玉四季花薰
	 蔚长海 碧玉宝相花薰
 蔚长海 碧玉宝相花薰
	 白玉方薰
白玉方薰
	 王仲元 和田玉莲花纹双耳薰炉
 王仲元 和田玉莲花纹双耳薰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