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迷 — 您身边的玉石专家!关注玉石迷让生活温润如玉。

手机访问:https://m.yushimi.com

鉴赏|直面五千多年前的人首陶瓶与玉人、玉鹰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23-07-27编辑:玉石迷 当前位置:首页 > 玩家交流 > 古玉赏析 手机阅读
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第二展 “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这些天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

展览通过358件文物,呈现距今5800年至4300年以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为代表的第一个文明发展高峰中最伟大的成就。展出的文物中有迄今为止考古出土的最大、最重的凌家滩文化石猪,造型“萌萌哒”的人首陶瓶,刻有完整神人兽面纹的良渚文化“琮王”,上海福泉山遗址出土的史前最精美象牙权杖……

《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特刊发展出的部分重点文物进行赏析。

image

展览现场

image

石猪凌家滩文化(距今约5800一5300年)2007年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这件石猪高38.0厘米,长75.0厘米,宽22.0厘米,2007年在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23号墓墓坑的填土上方发现,周边还有较多回填的石块,可能是此类大墓的特殊葬俗。猪体型硕大,重约88千克,采用圆雕工艺雕琢而成,嘴、耳、眼、獠牙和颈部清晰可见,整体形象逼真传神。

image

玉琮(展期20天)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1986年浙江反山遗址12号墓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这件玉琮通高8.9厘米,重约6.5千克,是迄今为止体量最大、雕琢最精美的玉琮,堪称“琮王”。

image

神人兽面纹器型外方内圆,中间对钻圆孔。琮体四面的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幅完整的神人兽面纹(神徽),反映出良渚文化微雕技艺之精湛。琮体四周的方形凸面处,每两节琢刻一组简化的神人兽面纹,以转角为中轴向两侧展开。出土时位于墓主头部左侧。琮的功用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琮是一种通天的法器,也有学者认为琮是宗教权的象征。

image

瑁镦组合玉权杖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1986年浙江反山遗址12号墓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玉权杖镦部呈烛台状,上端有凸榫,内“掏膛”成卯孔,两侧钻卯销孔。凸榫下斜面刻画一周抽象的鸟纹,其下立面以二钻孔为中轴,对称刻画两组神人兽面纹,衬以繁密的螺旋线和小尖喙纹饰。底面亦有一钻孔,与侧面二钻孔相通。玉权杖瑁体顶面与底面平直,底面钻有卯孔。一侧截面方正;另一侧截面尖圆,纵向呈曲线造型,极其罕见。两侧的浅浮雕神人兽面纹,跨越器物两面、上下错落构图亦非常特别。顶面也有纹饰,器身整体刻纹繁缛,细如游丝。

此套权杖出土时,瑁、镦两部分遥相呼应,中间段有机质部分应已腐烂,与“琮王”“钺王”等同时随葬,显示了墓主的王者之尊。

image

神人兽面纹瑁镦组合玉钺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1986年浙江反山遗址12号墓出土通长17.9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藏一柄豪华的玉钺包括钺身、柄、柄上端的瑁和下端的镦。玉钺体量较大,是目前唯一一件琢刻神徽和鸟纹的玉钺,有“钺王”的美称。钺身淡青带墨绿色斑。弧刃,两面刃角处均刻有图像,上角琢刻完整的神人兽面纹神徽,下角琢刻鸟纹,图像与“琮王”一致。钻孔较小,上方较为粗糙,隐约可见捆扎痕迹或刻划痕迹。

该玉钺出土时位于墓主左手位置,钺瑁出土时与钺镦相距约80.0厘米,两者间的有机质柄已腐朽不可见,只留下镶嵌于其上的小玉粒。

image

玉琮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一4300年)1982年江苏常州寺墩遗址3号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这件玉琮高33.2厘米,宽7.2-7.9厘米,孔径5.5-6.0厘米,透闪石,淡青白色有褐色花斑,轻微钙化。十一节方柱体长筒形,外方内圆,孔为两面对钻,孔壁微弧,琢磨光滑。两端有矮短圆口的射。每节高度相等,玉琮表面饰神人纹。

image

玉耘田器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2004年浙江桐乡姚家山遗址2号墓出土桐乡市博物馆藏透闪石,玉色黄白。受沁断裂,表皮有剥落。器形扁薄规整,圆角弧刃略呈“V”字形,两翼后掠微翘,上端凹弧,中间有冠状凸起,其下有双面钻的小圆孔。姚家山遗址共出土二件玉耘田器,是良渚文化考古发掘中的首次发现。

image

豚形灰陶壶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一4300年)1960年江苏苏州梅堰镇大浦河采集 南京博物院藏

image

豚形灰陶壶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一4300年)1960年江苏苏州梅堰镇大浦河采集 南京博物院藏豚形灰陶壶,高11.5厘米,长32.4厘米,泥质灰陶,浅灰色胎,表面原有一层灰衣,已剥落。捏塑而成,豚形造型,鸟喙状尖嘴,双目直视前方,炯炯有神,头生一冠,顺头顶后卷。躯体肥圆,略呈中粗两头细的橄榄形,背部呈流线形隆起,腹部较平坦,有三个小小的支点,以使躯体保持稳定,尾部微上翘,为流。腹内空,可作容器。

image

人首陶瓶崧泽文化(距今约5800一5300年)1989年浙江嘉兴大坟遗址出土 嘉兴博物馆藏

image

人首陶瓶崧泽文化(距今约5800一5300年)1989年浙江嘉兴大坟遗址出土 嘉兴博物馆藏人首陶瓶,高21.0厘米,底径7.0厘米,泥质灰陶。呈人首三节葫芦瓶体。瓶首塑小头人面,两眼内凹,鼻梁隆起,双耳耸立,张口若语,脑后束短辫,长颈粗脖,溜肩、弧胸、圆背、鼓腹,体态肥硕。胸前开一椭圆形大口,口内中空,与瓶体贯通。瓶底作小圆足,略外撤并饰锯齿状缺口若干。整个器物造型奇特,生动古朴。此器物很可能与当时祭丰收、求甘雨、降生灵等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有关,在国内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首见,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

image

带盖竹编纹陶罐崧泽文化(距今约5800一5300年)1974年上海青浦崧泽遗址59号墓出土上海博物馆藏泥质黑陶。罐直口,口沿上有十二个小孔,每三孔为一组,对称排列可以穿绳缚盖,鼓肩,上腹弧曲,下腹斜收,上腹部刻划竹编纹,上腹与下腹相接处饰锯齿形附加堆纹一周,平底,矮圈足外撒。带盖,盖呈盘形,杯状盖钮,盖面斜弧。

image

三足鸟形陶盉崧泽文化(距今约5800一5300年)1996年浙江海盐西塘桥采集 嘉兴博物馆藏泥质灰陶。椭圆形扁体盉身,拱背鼓腹,平底。鸟首直挺高昂,作尖嘴张口状,中空。饰斜冠,顶突乳角,双目鼓出,三耳穿孔,脑后饰孔桥钮。下有长颈粗脖,脖部凸起项圈:盉身上以凸弦表现鸟的两侧双翅,尾部开圆形侈口,翘仰伸出。鸟背脊以直线与环线突纹,使项圈与尾口相连。其间满刻双线或三线穿插编织纹。腹下装饰三足,出土时仅存平爪后足,后经修复。陶盉造型奇特,非常罕见。

image

带盖细刻纹双阔把陶瓶 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一4300年)2010年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吴家场墓地207号基出土 上海博物馆藏

image

带盖细刻纹双阔把陶瓶 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一4300年)2010年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吴家场墓地207号基出土 上海博物馆藏泥质黑陶。矮颈,宽流上翘,矮圈足出土时盖已严重残损。腹两侧有宽环形把手,与流相对腹部有一小鋬。出土时有大小两件,形制基本相同。器身满饰成组的精致细刻鸟纹图案,流下则饰圆形刻纹。肩腹部均匀装饰四周凸棱纹,造型像一只双翅扇动的肥鸭,使用时双手并捏,显得很稳当。

image

玉鹰凌家滩文化(距今约5800-5300年)1998年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29号墓出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这件玉鹰高3.5厘米,宽8.4厘米,双面雕刻,玉鹰呈展翅飞翔状,双翼作猪首形,鹰首侧向傲视,似与两侧兽首相呼应。鹰眼、猪眼和猪鼻孔都以穿孔表示。鹰身饰以圆图间八角星纹,中心作一圆孔。

image

玉鹰 展览现场此器造型独特,内涵丰富,有学者认为,八角星纹象征着太阳,而这件玉鹰则是当时太阳崇拜、鸟崇拜、猪崇拜三位一体的综合,也可能是三个部落联盟的图徽。

image

虎首玉璜 凌家滩文化(距今约5500——5300年)

image

虎首玉璜 凌家滩文化(距今约5500——5300年)虎首玉璜,凌家滩文化(距今约5500——5300年),一件为1987年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征集,一件为2007年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22号墓出土。2007年于凌家滩遗址22号墓出土的虎首璜与1987年征集的这件可合为一件。一面琥珀色,部分受沁成白色,两面刻纹相同。琥珀色一面在上肢处有几处破损崩口,乍看似刻纹。牙口处横向切出四道缺口,且在两面各刻二道竖向凹槽。眼以钻孔表现,孔较大,孔壁有横向磨擦痕。白色一面在耳、孔之间加有一小盲孔。前上肢仅以二道弧形刻纹便较好地表达了强壮的形态,爪以切出四道缺口表达五爪,但前下肢另有三道切割,含义不明。

image

玉人凌家滩文化(距今约5800一5300年)1998年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29号墓出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这件玉人高8.1厘米,肩宽2.3厘米,厚0.5厘米。灰白色,浮雕,表面抛光。玉人为蹲(坐)姿态,长方脸,头戴圆冠,冠饰方格纹,冠上有一尖顶,顶上饰三小圆纽饰,冠后面至颈部饰横线垂帘。浓眉大眼,双眼皮,宽鼻头,两大耳下部各饰一孔眼,大嘴微闭,上唇饰八字胡须。两臂弯曲,五指张开置于胸前,臂上各饰八个玉环。腰间饰有五斜条纹的腰带。大腿和臀部宽大,腿显短,脚指张开。背后饰高颈脖服饰和对钻的隧孔。

image

透雕玉人首形饰 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一4300年)1991年江苏昆山赵陵山遗址77号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这件透雕玉人首形饰长5.5厘米,宽1.3厘米,厚0.2-0.4厘米,透闪石,浅绿色,大部分受沁呈鸡骨白色,少量红褐色沁斑。图案开始于顶部,是一只立眼平视、长吻翘尾的小鸟,胸部下垂,做栖息状。鸟腹下部与其竖立匍匐小兽所伸出的吻部相接。兽头较小,弓背,短立尾,前后脚分别立于自人物头部延伸出的尖弧状物体的弧形内侧,该尖弧状物顶端与鸟尾部相接。底下羽冠人物为方形阔面,圆眼,翘鼻,短颈,下体作屈膝蹲踞式。

image

玉龙崧泽文化(距今约5800一5300年)1995年浙江普桐乡安桥遗址8号墓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这件崧泽文化玉龙高3.1厘米,宽1.3厘米,厚1.6厘米,灰白搀杂褐色斑。器身立体雕刻出龙首状图案,表现了双眼、两眉棱和口部。用线切割法切成大口部,切割方向应从口唇向眼角。下端开口部施有直径0.5厘米、深0.7厘米穿孔,可见应为插入棒状器使用。整体经精心研磨,表面不见切割痕。

image

透雕玉冠状器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遗址16号墓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整器呈宝盖头结构,正反两面以透雕和阴线刻结合的技法雕刻神人兽面纹。兽面居中,神人纹饰一分为二排列在兽面左右。这种神人兽面纹的布列形式独特,仅见于此器。兽眼为单面钻,其他透雕部分钻小孔后以线割联通。短榫部有五个小穿孔。整体图像繁复细致,线条流畅。

image

象牙权杖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一4300年)2010年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吴家场墓地207号墓出土上海博物馆藏象牙权杖长97.0厘米,主体为片状结构,利用整根象牙剖磨制成,器物表面装饰有精美繁缛的细刻纹饰,以转折处为中轴线,用浅浮雕的方式细致地表现出神人兽面纹的主题,共有十组,主题纹饰外以细密的云雷纹做地纹。权杖主体上大下小,顶端平直,下端为凸出的榫状结构,插入镦部。镦部呈椭圆形,主题纹饰为两组鸟纹和兽面纹。

image

展览现场 象牙权杖这类象牙器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也曾出土相似的器物,但都没有得到有效保存和复原。这件象牙权杖是上海地区乃至全国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中的首次完整清理。它的发现,也说明良渚文化礼器系统中,除了以往认为的玉质礼器,还存在以稀有资源为材科的其他质地礼器。

image

玉冠状器凌家滩文化(距今约5800一5300年)1987年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15号墓出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器物顶端呈“人”字直角,两侧向上卷成透空圆形,中间镂空为三角形,底部为长方形座,上阴刻三条横线,两端各钻一孔,应与头部戴冠的装饰有关,也被称为“介”字冠。出土于墓坑南端墓主头部位置。

image

玉柄形器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一4300年)1987年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福泉山墓地144号墓出土上海博物馆藏这件玉柄形器长10.3厘米,宽0.8厘米。绿灰色,有土沁。一端圆锥形,穿一孔,另一端圆柄形。器身采用减地法凸出六组琮形方座。每组分为两小节,一节刻三条平行凹弦纹,另一节有一块凸面。其使用方式应与玉锥形器相同。此器造型独特,良渚文化中仅此一件。(注:本文图文据特展图录《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注本文图片都来源网络,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 五千年前旧冠冕:良渚文化中独特的三叉形玉器

    五千年前旧冠冕:良渚文化中独特的三叉形玉器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很高兴在给大家接着分享一些博物馆馆藏国宝的故事,本期是第十一期,本期我们聊一下浙江博物馆馆藏的国宝,也是我国非常有名的良渚文化的代表作: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三叉形器。在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夏商周时期的天子还是秦汉之后的皇...

    2022-04-04 阅读全文>>
  • 20万,70万,130万——古代玉印拍出了实际价值的零头!

    20万,70万,130万——古代玉印拍出了实际价值的零头!

    2759战国 玉覆斗钮方印估价:12万港币~18万港币20万成交2760战国 玉“文信君”覆斗钮方印估价:40万港币~60万港币70万成交2762 战国 玉蟠龙钮“鲁晷”方印 估价:60万港币~80万港币 130万成交古代玉印个头...

    2022-04-22 阅读全文>>
  • 真假良渚玉器分辨技巧详解

    真假良渚玉器分辨技巧详解

    良渚文化玉器是我国古代先民所创造的精髓玉器,这段时期也是史前玉器的鼎盛时期。今天紫色百合香为您详细介绍良渚玉器的全面收藏知识及真假良渚玉器分辨技巧。感受良渚玉器的古朴之美,鉴赏古玉的古风之韵。一、良渚文化玉器概述良渚文化是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

    2022-04-03 阅读全文>>
  • 赏玩古玉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梦

    赏玩古玉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梦

    古玉的春秋历经几千年,古代玉器雕琢是中国文化史的一场别具风格的大戏,历朝历代都有可圈可点的佳品涌现出来。广泛的私人收藏是我们这个地球人类共有的喜好和特色,因此民间市场交易的蓬勃带给大家鉴赏古代玉器的良机。我们应记住,玉器是极具历史时代风格的...

    2022-04-20 阅读全文>>
  • 从统治工具变成装饰品,玉石走进千家万户一共经历了几个阶段?

    从统治工具变成装饰品,玉石走进千家万户一共经历了几个阶段?

    现在很多人都有佩戴玉石的习惯,我们的玉石文化非常深厚,人们认为,玉石可以避邪驱祟,带来吉祥平安,玉石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人们心中的精神寄托。但是大家知道吗?玉石在很早以前并不是装饰品,它被发现以后,经历了多个阶段才走进千家万户的,每个阶段...

    2022-04-05 阅读全文>>
  • 四神纹玉雕铺首:叩门之音清越绵长

    四神纹玉雕铺首:叩门之音清越绵长

    四神纹玉雕铺首。“今天,我专程来看看茂陵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四神纹玉雕铺首。”3月7日,来自西安市的游客王娟兴奋地说。茂陵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每年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对于大多数游客来说,国宝级文物西汉四神纹玉雕铺首是他们来此参观的...

    2022-03-27 阅读全文>>

古玉赏析本月排行

古玉赏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