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和玉大叔在玉城一家专做籽料的老店,遇到了一位来自广东的玉商。这位玉商是做了二十几年的翡翠,而此行专程来收购上等和田玉籽料,这让和玉大叔颇感兴趣。闲聊中得知,近年来越来越多南方玉商开始将目光投向和田玉市场。这个现象值得深思,也让和玉...
所属类目: [市场行情] 更新时间: 2024-12-26 09:43:12 阅读全文>>在中国历史上,“四大名玉”的名头那可是响当当的,新疆的和田玉、河南的独山玉、陕西的蓝田玉以及辽宁岫岩的岫玉。不过,这“四大名玉”就好像娱乐圈的明星一样,有的就能经久不衰反而越老反而越值钱,比如和田玉。而有的却只能红极一时,很快就被人遗忘,比...
所属类目: [玉石知识] 更新时间: 2024-12-23 17:47:07 阅读全文>>凌家滩遗址,是中华文明古国时代第一阶段标志性遗址之一,距今已有5800年至5300年的历史。这颗深藏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的璀璨明珠,是长江下游同时期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聚落遗址,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
所属类目: [展拍资讯] 更新时间: 2024-12-17 09:34:18 阅读全文>>古语有云,龙至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凤来则国家安宁,万民有福。龙凤玉佩 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出土龙与凤,可以说是最能代表中华文明的图腾了。 虽然,它们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之中,但自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起,龙凤纹样便频繁的出现在历朝...
所属类目: [玉石杂谈] 更新时间: 2024-10-21 09:54:50 阅读全文>>9月22日,在内蒙古赤峰市举办的中华文明的璀璨星辰——“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讨会上,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冢考古重大成果公布。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冢出土的玉龙,长15.8厘米,宽9.5厘米,厚3厘米。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元宝...
所属类目: [玉石新闻] 更新时间: 2024-09-24 09:32:11 阅读全文>>中国玉器34件,都在柜子里,透过玻璃可见。大英博物馆或曰不列颠博物馆,或曰英国博物馆,位于伦敦的罗素广场。温带海洋性气候就是这样,风来白云就来,偶尔也会夹带着雨星,风去就是一片蓝天,湿润且柔和。博物馆门庭的石柱便显得十分高大,共44根,也确...
所属类目: [展拍资讯] 更新时间: 2024-09-06 09:34:07 阅读全文>>“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言念君子,温其如玉”“钟山之美,爰有玉华”,这些都是古人对玉的赞美。透过玉石,我们不仅能看到器物之精美,也能从中窥见千古以来人们对仁爱、温和、谦逊的理解。这里我们用图解的方式给大家介绍一些重量级的玉器,帮助大家看...
所属类目: [玉石知识] 更新时间: 2024-08-20 17:47:23 阅读全文>>近日,中国财富传媒集团携手国际数字资产联合交易平台(合交所),于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文化金融服务中心举办了“中国财富文化出海行动”项目推动会暨红山文化仿古玉器发售仪式,同时,这款具备代表性的中华文化数字资产产品在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的版马...
所属类目: [展拍资讯] 更新时间: 2024-07-07 09:34:41 阅读全文>>中国的玉文化举世闻名,古人对玉石的加工制作历史自新石器时代便已开始:从线条朴拙的红山文化“中华第一龙”和良渚文化的精美玉琮,一路发展到中国玉器制作的黄金时代——明清时期,传世精品层出不穷。日前,由四川省新文艺组织发展联合会、四川省古玩收藏协...
所属类目: [展拍资讯] 更新时间: 2024-06-13 09:34:08 阅读全文>>学者季羡林曾说,如果用一种物质代表中华文化,那就是玉。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先民的一把骨梗玉刃镖,开启了中华民族8000年的用玉史,自此,玉器作为延续文明血脉的重要物质载体,见证了广袤中华大地上历史的演变和文化的发展。考古学者普遍认为,在...
所属类目: [玉石文化] 更新时间: 2024-05-30 09:39:07 阅读全文>>文博时空/文 文博时空 作者 陈丽媛文物摄影|杜广磊设计|阿孙玉是象形字,始见于甲骨文,像一串玉之形。本义即指玉石。《说文》:“玉,石之美。”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可能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形态比玉文化更加古老,而且从未间断。早在9000多年前的新石...
所属类目: [古玉赏析] 更新时间: 2024-05-28 12:55:24 阅读全文>>展览现场。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彩绘龙纹陶盘、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玉猪龙、内蒙古赤峰彩陶坡遗址龙形蚌饰……今年是甲辰龙年,走进中国考古博物馆“龙·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的展厅,一幅中国龙的8000年流变图展现在眼前。本次展览...
所属类目: [玉石文化] 更新时间: 2024-05-28 09:39:10 阅读全文>>